近代梅兰芳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并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国外,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完美的京剧艺术表演记录了京剧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梅兰芳 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等,所塑造的舞台形象,不仅体现了古代妇女各种不同的典型形象,而且将人物的个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融于美的形象之中,给观众以心灵的净化和美的享受。
近代夏坚白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夏坚白(1903 11.20 - 1977 10.27)大地测量学家、天文测量学家。江苏常熟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大地测量工程师文凭。1937年及1939年先后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测量学院特许工程师文凭和工学博士学位。同济大学校长,武汉测绘学院院长、教授,测绘学会理事长。毕生致力于我国测绘教育事业,是我国大地天文学的奠基人,并在提高天文方位角测定精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组建、发展我国的测绘教育和测绘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选聘为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近代蒋经国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蒋经国,中华民国政治家,为蒋介石的长子,也是蒋介石家族的核心成员。浙江省奉化溪口人。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返国后进入国民党并踏入政坛,历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首任反共救国团主任、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院长等要职,曾任职务横跨一般政务与情治工作。1975年蒋介石死后接掌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并将国民党总裁一职改为主席,后担任第六、第七任中华民国总统(1978年—1988年),并在逝世前一年结束对台湾的戒严,掌权长达13年。由于蒋经国良好的形象、加上执政时期正逢台湾快速的经济发展、专业人士不受制肘、最后放手台湾民主化、开放大陆探亲等关系、配合当时的媒体环境,使他获得人民很高的认同,台湾历次调查显示,蒋经国均为台湾人民最怀念及肯定的总统。由其所展现的亲民风格,获得相当正面的评价,部分政治人物,如李登辉、宋楚瑜、马英九皆以蒋经国为从政典范,营造类似的形象。蒋经国于1972年起推行的青年装,曾长期为台湾公务员的代表性形象,而其在衬衫外简单的夹克穿着,有利于塑造其亲和形象,此装扮也常被后来的政治人物摹仿,作为下乡亲民的装扮。
近代梁启超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近代戴笠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军统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近代冯玉祥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合肥市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总统二战银质自由勋章、国民政府首批抗战胜利勋章三大抗战勋章获得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17年张勋复辟时率部入京击溃张部。1921年7月后任第11师师长、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并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国民党。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军(后改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3月与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中原大战失败后隐居山西汾阳峪,后隐居泰山。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近代宋美龄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近代陈独秀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近代宋霭龄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宋霭龄,188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1904年5月15岁赴美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是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女性。1905年,随姨父温秉忠出席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1910年宋霭龄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她在卫斯理安学院的全部课程并取得毕业证书,毕业后回国,经父亲推荐任孙中山的秘书,精通五种语言,同孙中山到全国各地勘察,参与制订营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二次革命”失败后与父亲宋嘉树去日本,仍任孙秘书。1914年9月与孔祥熙在日本横滨结婚,婚前介绍妹妹宋庆龄接替自己的秘书工作,孙中山表示同意。1915年随丈夫回故里省亲,在山西经营家业,主持铭贤学校事务。帮助丈夫主持铭贤学校事务。1927年支持蒋介石“清党”反共,大姐宋霭龄初时也曾附和母亲一道反对蒋宋联姻,但后来被宋美龄说服。1929年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支持蒋“剿共”。1947年去美国。1973年10月19日在纽约长老会医院因癌症病故,享年84岁,安葬于纽约郊外风可立夫高级室内墓园。
近代川岛芳子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川岛芳子(1906年5月24日-1948年3月25日(待考证)),本名爱新觉罗·显玗,字东珍,号诚之,汉名金碧辉,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四女。1912年清朝灭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复国,将女儿显玗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显玗从此更名川岛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成年后返回,长期为日本做间谍。川岛芳子历任伪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华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等要职,曾先后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运动等秘密军事行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和转移婉容等祸国事件,被称为“男装女谍”、“东方女魔”。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在北平第一监狱执行枪决,终年41岁。此后坊间一直流传着川岛芳子系替身代死,其本人隐姓埋名直至1978年病故。
近代张学良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
近代顾祝同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顾祝同(1893.1.9—1987.1.17),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墨三,江苏省涟水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参加革命军。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1年冬,到桂林投奔孙中山,任粤军许崇智部军事教导队区队长。1925年参加东征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师长。1927年后,历任第九军军长,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国民党四大中央执委,江苏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军总司令,重庆行营主任,贵州绥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营主任等职。抗战时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年发动皖南事变。抗战胜利后任陆军总司令,国防部参谋总长。去台湾后任代国防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1987年1月17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4岁。
近代茅盾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近代小凤仙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凤,偏房所生,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原籍浙江钱塘。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这个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职了。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至连她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能说清楚,但她却曾是名动公卿的名妓。她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段爱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近代孔祥熙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省太谷县人,祖籍山东曲阜,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币制,建设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1967年8月15日在纽约心脏病发去世。
近代张灵甫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又名宗灵,字灵甫,又字钟麟。男,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生于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名将。
近代汪精卫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近代陈继承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陈继承(1893年—1971年),江苏省靖江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黄埔军校战术教官。早年先后就读于江苏陆军小学、陆军第四中学、保定军校。 参加两次东征,东征后调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四团团长。1924年被聘为黄埔军校中校教官。北伐战争因汀泗桥一战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师长。1932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洛阳卫戍司令,负责卫戍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机关事宜。在1932年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大规模"围剿"时,任中路军第二纵队指挥官。
近代蒋鼎文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蒋鼎文(1895年-1974年),字铭三,浙江省诸暨人。国民党“双料”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不仅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而且还被称为是何应钦的“四大金刚”之一。早年毕业于浙江陆军讲武学堂。曾参加讨伐陈炯明、北伐战争、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第三、第五次对中共“围剿”,并参与过镇压福建事变。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和第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1944年,带领的部队在豫中会战中轻易被日军击败,引咎辞职。1949年3月去台湾,任东南区点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1949年7月,蒋鼎文随国民党去台,临走时感叹“此后以天为盖,以地为底,未知葬身何所?”表达他心系故土,恋恋不舍的情怀。在台期间,蒋鼎文联络乡亲成立诸暨同乡会,任会长。他还捐款设立文教基金,为诸暨同胞所作贡献良多。可能是蒋鼎文曾多次参与对红军的“围剿”和策划张国焘叛逃等历史污点,加上《日光岩铭》是在镇压19路军“闽变”后的特定环境下所作,故《厦门摩崖石刻》一书,仅收入他的《鼓浪屿》诗,且作者介绍仅有“蒋鼎文(1895-1974),字铭三,浙江诸暨人”数字。
近代杨虎城简介 由趣知识网分享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双十二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